前人说过,做学问需要注重版本!所以本文将会从版本方面切入。
下面开始,
由于交代的东西较多,所以进入正题比较慢,需要耐心一点。
1、《大六壬断案》
对于《大六壬断案》来说,首先承认其是一本非常重要的六壬古籍,它的重要性在于,记录了宋代六壬宗师邵彦和的占案(简称:邵案)。
关于邵案,主要记载于《六壬口鉴》中,清代程树勋辑录《大六壬断案》的时候,引用了《口鉴》的内容,但又不只是引用《口鉴》,根据程氏的记载,他的邵案有五种。
三十年来,仅得五本。其一为前明万历年间梦醒头陀所钞,附于捷要一书中也;一则《口鉴》中之注也;一则《前知书》中所引者也;一则方仰松先生所购于武林者也。方仰松先生自记云:乾隆五十一年三月初二日,余游武林,遍求六壬书,于市中无有可观者,最后得此册于肆中,缺其首尾不全,然其古者之官衔,元明以后所无,知为宋人之遗书也。其断验神妙,出吾家之上。真六壬中之秘本,书虽不全,然举隅三反,所得为不少矣!其一则宋人原书,仅有己酉年元旦起至六月十六日止一册也。
为何要交代这个,因为后文有用。
2、《六壬口鉴》
由于很多人会把《六壬口鉴》与《毕法赋》搞混,这里单独厘清一下。
《六壬口鉴》记载的是宋代邵彦和的占案,由其门人弟子整理。邵彦和,应当就是邵南,猜测他字彦和,很多古籍直接写:邵南彦和。
有书目记载:六壬口鉴一卷,宋邵南著,百九页。
那么,《六壬口鉴》在哪呢,目前下落不明。
民国时期还存在单行本,比如袁树珊的《大六壬探源》记载:六壬口鉴二卷……清雍正甲辰南村评注抄本。
好在不少书籍引用了《口鉴》的内容,比如《大六壬集应钤》。
那么,《口鉴》是啥样子的呢?这里直接说,《口鉴》是邵的占案,也就是案例集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需要特别指出的是:
《口鉴奥旨》不是《六壬口鉴》
《口鉴撮要歌》也不是《六壬口鉴》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《六壬口鉴》是宋代邵彦和的作品,由其门人弟子记录整理而成。
《口鉴撮要歌》是《毕法赋》的早期形态,也有抄本称为《口鉴奥旨》,是宋代凌福之的作品。与《口鉴》颇有渊源,所谓:集其要语,括为毕法赋。
注意:古籍中的《口鉴》二字,特指邵彦和的《六壬口鉴》。
有些书籍不规范,把《口鉴撮要歌》简称为:口鉴,这种做法不值得效仿。
比如,《大六壬口诀纂》的目录,卷四:口鉴。实际上内容是《口鉴撮要歌》。
3、接下来回到《大六壬断案》的话题。
《断案》一书,高度是有的,学习起来比较困难,不适合新手看。
为何不适合新手看,因初入门,很多知识不完备,看起来艰涩,另一点就是由于版本问题,《断案》中是存在坑的,这种坑,非高手无法厘清和还原。初学者本身处于学习模仿阶段,没有太多的能力和勇气去质疑案例中的错误。
这里先记录一些人对《断案》的看法,然后蝈蝈会举个例子,详细说一下《断案》的坑。
徐伟刚评《六壬断案》
4、《大六壬断案》中的坑,以《某丁亥生占产》来举例。
蝈蝈说《大六壬断案》有坑,主要是从版本的角度来说的。
古籍传抄中往往存在一些讹误的情况,这是很常见的。
但是,也有一些情况,比如很多案例是伪造的,这种情况古今都存在。
为了避免说空话,直接举例说明。
上海图书馆所藏《邵彦和大六壬断案》,其中《胎产子息》章中有一课,姑且称之为《某丁亥生占产》,此刻原文如下:
某丁亥生,占产。七月丙辰日午将午时。
邵先生曰:产必生女,子母无事,谓丙以巳为德神,又秋以辰为天喜,作龙入庙,中申为水土长生,日辰有德与长生,是厚德载物也。故生女。
上图藏本《断案》:邵先生曰:“产必生女”。
那么,其他版本怎么说?蝈蝈搜罗一下其他的邵案,来进行对比。至于为何选择占孕产的案例呢,因为孕产占的结论非常直接,生男或者生女。
上图藏本《壬占汇选》,邵彦和曰:“产必生男”。
另一抄本,先生曰:若占妻孕,必生男。
总结一下,
上图本《断案》生女,
上图本《壬占汇选》生男,
另一抄本邵案生男。
要么生男,要么生女,到底是谁记载错了?
另外思考一下,这课出自哪里呢?是来自《六壬口鉴》吗?
于是蝈蝈进行了一番寻找,思路是这样的,程树勋的《壬占汇选》会记录占案的来源,邵案也不例外,比如,来源于《口鉴》《方本占案》等等。
然而《某丁亥生占产》这一课,并没有写明出自哪里。于是查一下是否在《口鉴》中。
前文已经交代过,目前单行本《六壬口鉴》下落不明,但整本《口鉴》已经被《六壬集应钤》纳入其中,我们来查《集应钤》,发现丙辰日的这一课,并没有这个占产的案例,于是得出结论:《某丁亥生占产》并不出自《六壬口鉴》。
那么,不禁要问,此课是伪造的吗?
这个结论很难下,如果课是伪造的,之前做过注解的大师,作何感想呢,若是记载错了,大师们能够质疑和还原出来吗?(目前已有多人对《断案》进行注解)
这个话题先搁置一下。
我们来进行另一项工作,假设《某丁亥生占产》这一课不是伪造的,那么,到底是生男呢?还是生女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