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永乐大典》高清影像数据库
中国
数据库 免费库
《永乐大典》高清影像数据库

永乐大典线上观看

标签:
永乐大典》高清影像数据库是一个致力于保护、研究和传播《永乐大典》的数字化项目。以下是关于该数据库的详细介绍:

项目背景

《永乐大典》是明成祖(朱棣)永乐年间编纂的一部大型百科全书,保存了大量14世纪以前的文学、艺术、史地、哲学、宗教和应用科学等方面的丰富资料。目前,《永乐大典》副本仅发现有400余册800余卷及部分零叶存世,总数不及原书的4%,分散于8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个公私藏家手中。为了完整保存和全面传达《永乐大典》所保留下来的相关信息,推动当代学术发展,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于2021年12月委托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承担该项目的设计与研发工作。

数据库内容

《永乐大典》高清影像数据库(第一辑)收录了国家图书馆藏《永乐大典》四十册、七十五卷的内容,共涉及14个韵部、17个韵字、1800部书。该数据库不仅呈现了《永乐大典》的高清图像和整体风貌,还尝试对部分大典内容进行了知识标引示范,为后续的知识体系化和利用智能化进行了探索。

项目目标

该数据库的总体目标是通过数字人文的技术手段,借助融媒体的传播手段和表现力,充分呈现《永乐大典》的文物价值、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。它旨在为大众提供认识、鉴赏和阅读《永乐大典》的渠道,向大众普及传播《永乐大典》知识,提高普通大众对传统古籍文化的认知。

功能特点

  • 图文对照:数据库提供了《永乐大典》的原版影像和全文文本,图文对照,支持原文对照及引用,方便用户对比使用、高效获取内容。
  • 智能标引:对部分内容做了细粒度的智能化知识标引,使用户在阅读《永乐大典》时,可直接了解各种相关知识。
  • 数字辑佚:在“缀玉”板块,用户可以通过检索找到《永乐大典》中引用的全部内容,相当于进行了“数字辑佚”,大幅提升了《永乐大典》引用文献的利用效率。
  • 沉浸式体验:采用了Web3D、光影还原等交互技术,对《永乐大典》原貌进行还原,让用户可以更加身临其境地“触摸”《永乐大典》。

项目意义

《永乐大典》高清影像数据库的建成,不仅能够使《永乐大典》纸质文献得以减少损耗,达到保护的目的和作用,更能通过数字化平台向公众发布,扩大《永乐大典》的影响力,使《永乐大典》这一宝贵文献走入寻常百姓家,从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,推动相关学术研究。
总之,《永乐大典》高清影像数据库是古籍数字化技术创新与应用研究的一次全新突破,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、赓续中华文脉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
相关导航